宣传教育

首页» 宣传教育

领导干部应有的“亲情观”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 2015-07-07   浏览次数:

  鲁迅诗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家庭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从来没有其他社会关系能如此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关爱家庭、关爱家人,本是人之常情,然而,不同的亲情观和行为,却会孕育出迥异的家庭命运和人生结局。

  洁身自好的领导干部,自会“慎待”亲情、培育淳朴家风,把党和国家置于个人及家庭利益之上,其自会怡然自得、乐享天伦。然而,也有这样的领导干部,对家人忘记了“爱之有度”的道理,常常失去原则立场,利用手中权力帮助或纵容家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当东窗事发后,却又追悔莫及。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如果不能理性面对亲情考验,必然会引火自焚。领导干部应理性面对家庭的利益荣辱,决不能滥用人民赋予之权行“造福子孙”之事。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家庭观,才能筑牢廉洁之堤,远离腐败祸水。也唯有如此,才能使亲人得到真正持久的幸福,使亲情更加温暖、纯洁和珍贵。——编者

“道是无情却有情”

  人为万物之灵,谁没有亲情?敬父母、爱妻子、疼儿女,皆为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亲情是人生的一种情感依托,也是生活的一道美丽风景。有了这种依托,才有更加温馨的幸福美感。然而,不同的亲情观和行为,却会孕育出迥异的家庭命运和人生结局。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又常言说“家世富贵,富不过三代”。其所意蕴的一个重要道理,就是错爱子孙的扭曲亲情,最终将导致家道中落。父不教,子受害,历史上多少王孙贵族,一时功名显赫、福荫子孙,然而真到了儿孙辈,或游手好闲,或以身试法,或吃喝嫖赌,以致家业丧尽、穷困潦倒。这警醒了很多智者,但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能顿悟。

  现实中,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将权力亲情化、私利化的人并不鲜见。有的对晚辈的“五子登科”无微不至:精心找位子,设法赚票子,争取好房子,购置好车子,谋福一辈子。有的对儿女的非分要求言听计从:要摆阔给金钱,要出国给方便,要发财给门路。有的甚至为家人违法谋私而不惜身家性命:贵州省委原书记刘方仁、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等落马高官,皆把亲情置于法外,或为家人违法敛财开绿灯,或为儿女受贿作庇护,终于自食恶果而锒铛入狱。此类“一人当官,全家发财;一人出事,两代坐牢”的案件虽属个别,但影响甚广且愈加恶劣。

  “当官要公廉,亲情第一难”。难在何处?就在于“法不容情”、“权不偏私”,而领导干部在用权时每每面临秉公与徇亲的选择。若公正执法,可能要大义灭亲;倘清正廉明,可能要割舍亲情;如报效国家,可能要牺牲小家;以天下为公,可能要舍去私利……面对这般选择,考验着实无情。只有奉行公权姓公、不徇私情,“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才能有大义大德的胸怀气度。惟此,则是自己之幸,事业之益,人民之利;否则,可能毁了自身,害了亲人,坏了纲纪。

  何以对待亲情?毛泽东一直倡导这样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从循循开导而打消妻兄杨开智要“安排厅长之类职位”的求情,到拒绝诸多领导同志对儿子毛岸英上朝鲜战场的劝阻,彰显了共产党人对待亲情大公无私的博大情怀。周恩来夫妇没有给亲属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留下了淡泊名利、自立自强的家训,让周家后人无愧于党和人民。这样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百姓为之敬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世间多少仁义家事,看似无情却有真情;世间多少家庭悲剧,看似有情却又显无情。对于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尤当警思。

好家风可正脊梁

  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曾总结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后代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由于教子有方,“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如果“拼爹”比拼的是家风家教,那么这样的比拼多一点,对社会而言,实乃幸事。

  放眼今古,大凡留下美名的清官正吏,其家风也让后人“仰之弥高”。家风好,就能治好家,做好官,理好政。反之,家风不好,易生败子,易出佞臣,小则毁家,大则误国。领导干部的家风状况,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家庭小事,而是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好坏的大事。党风正,可以促进家风;而家风正,可以为党风增光添彩。习近平总书记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他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着他的旗号办任何事情。这种家风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学习。淡泊名利、大公无私、清正廉洁,虽然有可能被误解,甚至还可能遭受责难,但却是最为宝贵的。这种看似“无情”的家风,铸就了这些好干部坚实、正直的脊梁。

  现实中一些干部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与治家不严有关。禁不住亲属子女的枕边风、撒娇风,在小问题上任由他们肆意妄为、胡作非为,在大问题上对他们袒护有加,包庇纵容,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家庭。对于亲人,有关爱之心是必要的,但“爱必以其道”。尤其是身为领导干部,必须从严治家,时常教育家人严守法纪,不能为所欲为。盯住家人身上出现的问题苗头,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以防酿成大祸。

  一个人是否具有抗腐蚀能力,与家风有很大的关系,家风清明澄澈,则家庭清正廉洁。领导干部培育良好家风,就要以学兴家,养成好学向上好家风,在学习中让自身和子女提升素养,明白事理,保持操守;以俭持家,养成勤俭节约好家风,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家庭美德和个人习惯;以廉守家,养成廉洁自律好家风,守好家庭这片“廉洁港湾”,时刻警惕那些糖衣炮弹对配偶、子女的攻击,提醒家人自重、自警、自律,做到洁身自好。小家庭是社会大家庭的细胞,是拒腐防变的一条重要防线,对于预防、抵制腐败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带头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才能以廉洁的家风树立廉洁的作风、党风、政风,也才能守住家庭幸福之门。

遏制“权力递延”,重在管好“身边人”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红灯记》中的唱词反映出了家庭环境、家风家规对个人成长产生的巨大影响。良好的家风对于个人而言,是构成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对于社会而言,是构筑社会公德的强大力量。尤其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直接关联着作风、党风、政风、民风,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正、民风淳;家风不正,就很容易滋生腐败,就会影响到作风、党风、政风、民风。

  家风正则子孙兴。传承好家风,实践好家风,是每个人应有的自觉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领导干部,更应带头管好自己、管好身边人,以自身示范匡正党风政风、净化从政环境。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教人者正其身。”传承好家风,首先要自己树正气。领导干部能够克己奉公、拒腐防变、两袖清风,身边人耳濡目染,自会遵纪守法、严于律己。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越雷池半步,身边人才能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远离高压红线。领导干部要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教育他们时时自重、自警,处处慎欲、慎微,才能防止身边人变为“掘墓人”,才能遏制“权力递延”,共同筑起拒腐防变的稳固防线。

  传承好家风,还要管好身边人。所谓身边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生活中朝夕相处的配偶、子女等;另一种是因工作关系相处的秘书、司机、下属等。能不能管得住他们,是凝聚人心、弘扬正气、成就事业与否的关键,即“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如果身边人管不住、管不好,对身边人利用自身权力、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久而久之,领导干部就有可能蜕化变质,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也就会沦为身边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管好身边人,需要念好“三字经”。一是念好“法律经”。不为亲情所累,对身边人的过分要求、违法愿望,必须要讲清纪律,讲清法理,讲清后果,算好贪腐的政治账、经济账,用法治的力量规范身边人的行为。告诫身边人不越位、不越权,用切实的教育和管理,来增强他们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二是念好“品德经”。对身边人予以“特别关注”,要对其品行德行、工作生活、交友创业做到勤观察、勤了解,对身边人的思想变化和出格行为及时敲打,对身边人利用自身权力和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并坚决叫停。三是念好“红线经”。对身边人“约法三章”,对那些经过调查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身边人,要及时教育、早打招呼,必要时进行警示谈话、诫勉谈话;对那些已然“违法乱纪”的,一经发现,就应当严肃处理,决不能纵容身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